在诸多影响因素中,空气积聚是导致管道运行异常的常见隐患。
空气滞留会引发气阻、水流不畅、水泵效率下降、水锤冲击甚至管道塌陷等严重问题。
因此,科学配置排气装置,尤其是具备复合功能的QB2双口排气阀,已成为保障长距离输水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措施。

本文结合工程实践,重点探讨QB2排气阀在长距离输水工程中的布点原则与选型建议,为系统设计与设备选型提供参考。
一、空气危害:为何必须重视排气?
在长距离输水过程中,空气可能通过以下途径进入管道:
-管道初次充水时残留空气;
-停泵或事故放空时外部空气吸入;
-水中溶解气体在压力变化时析出;
-高点负压区形成真空,吸入空气。
这些空气若不能及时排出,将在管道高点、爬坡段、起伏处积聚,形成“气袋”,造成:
-局部阻力增大,降低输水效率;
-气液两相流引发振动与噪声;
-水泵出力不足,能耗上升;
-停泵时形成负压,导致管道被大气压压瘪(尤其对塑料管、薄壁钢管);
-重启时压缩空气突然释放,引发剧烈水锤,损坏阀门与管件。
因此,必须在关键位置设置高效、可靠、具备自动排气与进气功能的排气阀,而QB2双口排气阀正是为此类工况量身打造。
二、QB2双口排气阀:一阀双能,应对复杂工况
QB2型双口排气阀是一种复合式排气装置,集高速排气与真空吸气功能于一体,通常由一个主阀体和两个独立接口组成:
-大口径接口:配备浮球控制的吸气口,用于在管道内形成负压时自动吸入空气,防止管道塌陷;
-小口径接口:连接微量排气口,用于缓慢排出水中析出的溶解气体,避免气阻。
其工作原理如下:
-充水阶段:管道内空气从大口快速排出,浮球随水位上升关闭大口,防止大量喷水;
-运行阶段:水中析出的微量气体通过小口缓慢排出,保持水流畅通;
-停泵或放空阶段:管道内压力下降形成真空,大口浮球下落,自动打开,吸入空气,平衡内外压力,保护管道结构。
这种“一阀双控”的设计,使其特别适用于长距离、地形起伏大的输水系统,能有效应对多种运行工况。
三、布点原则:在哪里安装最有效?
排气阀的布点直接影响其功能发挥。在长距离输水工程中,应遵循“关键高点必设、起伏段加密、重要节点覆盖”的原则。
1.管道高点(最高点)
所有管道的最高点都是空气自然聚集区,必须安装QB2双口排气阀。即使微小的高点,长期运行后也可能形成显著气阻。
2.爬坡段与变坡点
在管道由平转陡、由陡转缓的变坡处,容易形成局部气袋。建议在每段大于3°的上坡末端设置排气阀。
3.长距离水平管段
对于超过500米的水平管道,即使无明显高差,也应每隔800~1000米设置一只QB2阀,用于排出运行中析出的溶解气体。
4.泵站出水口附近
水泵启动时水流加速,易携带气泡。在泵后30~50米处设置QB2阀,可有效排出初始空气,防止气蚀。
5.检修阀、调流阀前后
这些阀门操作时可能形成局部负压或气囊,建议在其上游或下游就近设置排气装置。
6.穿越山谷或深埋段的末端
深埋管道在放空时易形成真空,必须配置具备真空吸气功能的QB2阀,防止外部压力压垮管体。
✅建议:在GIS或BIM系统中进行纵断面分析,识别所有潜在积气点,实现精准布点。
四、选型建议:如何选择合适的QB2排气阀?
1.口径选择
-排气阀口径应与管道直径匹配,一般主排气口不小于DN50;
-对于大口径管道(DN800以上),建议选用DN80或DN100的QB2阀;
-微量排气口通常为DN8~DN15,可内置或外接。
2.压力等级
-根据系统最大工作压力选择,常见为PN10、PN16;
-若有水锤风险,应考虑瞬态压力,适当提高承压等级。
3.材质选择
-普通清水系统:可选铸铁(HT250)或球墨铸铁(QT450);
-腐蚀性环境或重要工程:建议采用不锈钢(304/316)阀体或内件;
-暴露在户外时,应考虑防紫外线外壳或防护罩。
4.连接方式
-法兰连接(最常见):便于拆卸维护;
-螺纹连接:适用于小口径(DN25~DN50)支管。
5.附加功能
-可选配防冻型(带保温罩)用于寒冷地区;
-加装防鸟帽或防尘盖,防止异物进入;
-重要节点可配置远程监控接口,实现排气状态可视化。
五、安装与维护注意事项
-排气阀应垂直安装,确保浮球动作灵活;
-安装位置应便于巡视和维护,避免深埋或积水区;
-阀门下方应设检修短管和隔离阀,便于不停水更换;
-系统初次运行前应打开排气阀,确保空气完全排出;
-建议每季度检查一次浮球是否卡阻、密封是否完好。
如需获取QB2双口排气阀的详细技术参数(如DN25~DN100、PN10/PN16、材质选项)、安装图集、布点计算模板或实际工程案例,欢迎联系专业阀门供应商。我们提供从技术咨询到系统集成的全流程支持,助力您的输水工程安全、高效、稳定运行。
声明:以上文章或资料部分源自网络,仅供参考。
留言列表